找到相关内容161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王龙溪与佛道二教的因缘

    精化气以成,并不是要追求性行为的愉悦。但将两性中的对方异化为采药的工具,既有违“阴阳合德”的宇宙秩序与道德法则,“炼精”所化之“气”也只能是后天的浊气,无法获得先天的真一之气。双修派就此对房中术的...的内容来看,龙溪所谓的调息虽然脱胎于道教的学,但其最后的归趣却并不以调息本身为究竟,而是将调息之法纳入到致良知的工夫之中。况且,龙溪对于“息”的涵义,更有其良知教立场的特殊规定。这一点需要专门的...

    彭国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1641218.html
  • 宋元老庄学中的佛禅旨趣

    后来加入了全真道,因此,他是一位道兼南北、学贯三教的人物。实际上,无论是南宗的先命后性学说,还是北宗(全真)的先性后命理论,都会融了禅宗的心性之学,从而把学归结为性命双修。而李道纯的老学著作《道德...宋代儒学复兴中最新颖与最突出的一环。”[39]而道教到宋元时期亦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,修道理论由外丹术转向,心性超越成为其最高的宗教旨趣。可见,儒道两家共同体现了一种时代文化的价值取向,即由外张转向...

    刘固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2544739.html
  • 王畿与佛教

    ,龙溪对佛教一些观念与命题的诠释与融摄,是和对道教一些观念与命题的诠释与融摄紧密交织在一起的。譬如龙溪有一篇名为《调息法》的文字,事实上便既是融摄道教学的表现,也是融摄佛教思想的一个极佳范例。24...调相”进一步表述为“真息”与“假息”;二是在后半部首先引入道教学的话语,如所谓“神气相守”、“心息相依”,最后归结为“一念之微”的致良知工夫,所谓“一念微明,常惺常寂,范围三教之宗”。如果说“调”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3947363.html
  • 简述不同时期三教关系的发展及其不同特点

    真大道为代表,而南方,则以正一道、净明道为代表。这些道派,其思想理论体系,也大都都建立在三教融合的思想上。   其中,最具代表的是以钟吕金丹道为肇始的修炼术及其相关道派的兴起,尤甚是全真道,于元代一跃而为中国历史上的代表性道派,到了明代在统治者主持下道派进行合并之后,全真教与传统的正一道派半分天下、各领南北。作为钟吕金丹道为代表的修炼术,其突出主张就是“性命双修”,其性功,修的是佛教的心性...

    释青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3550799.html
  • 中州第一禅林――乾明寺

    百思不得其解,慧思就讲述了自己以前在首山修道的过程,并说:我曾经立下誓愿,‘我今入山修习苦行……为护法故求长寿命,愿诸圣佐助我,得好灵芝及神丹……是神丹药修此愿,借外丹力修’。智顗说:一代名僧,居然也要修,简直就是一位身披袈裟的道人呀。  当智顗征求他的意见时,慧思说,常言道,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,得中原者得天下。弘扬佛教,何曾不是如此呢。更何况,中原地区佛教绝迹。  智顗说,我准备在老师修道的首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0351260.html
  • 中国历史上的宗教(2)

    一。王重阳不独奉道经,亦劝诵《般若心经》、《孝经》。丘处机说:“儒释道源三教祖,由来千圣古今同”(《磻溪集》)。元初道士李道纯说:“引儒释之理证道,使学者知三教本一”(《三天易髓》)。全真道是派与禅宗、理学相结合的产物,它以明心见性、养气炼丹,含耻忍辱为修之真功,以传道济世为外修的真行,功行双修,以期成仙证真,故谓之全真。唐宋以来,外丹多次失败,与养性说的地位上升。全真道一方面破斥肉体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3051697.html
  • 宋元老学中的佛禅旨趣

    之学,从而把学归结为性命双修。而李道纯的老学著作《道德会元》同样体现了这一立教宗旨,并显得禅味十足。另外其语录集《清庵莹蟾子语录》虽非《老子》注文,但许多思想都是借《老子》为题加以发挥,这也是我们...转变,修道理论由外丹术转向,心性超越成为其最高的宗教旨趣。可见,儒道两家共同体现了一种时代文化的价值取向,即由外张转向敛,无论是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还是道家的超越生死物我的人生智慧,都变成了个体...

    刘固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1652914.html
  • 曾其海著:天台佛学(5)

    五通仙,求无上道,愿先成就五通神仙,然后乃学第六神通。”慧思说自己入山的目的是:“我今入山修习苦行,……为护法故,求长寿命。不愿生天及余趣,愿诸圣贤佐我好芝草神丹,疗治众病除饥渴。”“借外丹力修,欲安众生先自安。”这里的“借芝草、神丹,借外丹力修,成就五通神仙”都是道教的一套。智凯还把儒家的东西吸收到天台思想中,说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、水火木金土五行、礼乐诗书易行经等,都可配当佛教的五戒。他...

    曾其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2955940.html
  • 体验、想象和语言:肉身的放逐及其影响

    道法的基本特点:“求仙之道,当以夏至之日夜半,入室南向,眠坐任意,闭眼思月中光夫人姓讳,形长八寸,分头作颓云之髻,著丹锦裙,口衔月光,入兆身心绛宫之中,须臾月光散为黄气匝绛一形。夫人在月中央采空青...青玉色绶,如世人,带章囊状隐章,当长五丈许,大三四尺许。”  材料二记述的心理体验,与材料一相比,刻板、程式化和概念化,或者形象一点说,“卡通化”,是其显著的特征。这样一种心理体验,与钟吕系道法所...

    杨立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2360418.html
  • 武术与宗教

    概念原来就是道教的。如:九宫,《云笈七签·黄庭内景经》梁邱了注云:“九室谓头中九宫之室及人之九窍。”丹田,有二解:①指人体脐一男子精室、女子子宫所在部位(见《黄庭经》),丹家以其为炼之处,故名。...道教炼养学内容庞大驳杂,其主要特征是注重形神共炼、性命双修、内外并重、人天合一。其炼养方法极多,不下数百种,概括起来可分静功、动功、辅助功三大类,其中静功包括炼神、服气、守窍、存思、等,动功主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25861004.html